时间:2025-01-21 15:11:38 来源:晨报之声 点击:20742次
政保协同增进民生福祉:国寿寿险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好多保险啊都不会赔付既往病症,我看到宣传说‘江宁幸福保’可以赔就买了,现在很感谢政府和中国人寿。”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新林社区的李女士在购买“江宁幸福保”前被诊断出冠状动脉硬化以及脑动脉瘤,近期收到了2.8万余元的赔付,大大减轻了其后续治疗的经济负担。
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定位,鼓励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保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宁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司”)积极把握机遇,聚焦民生医疗保障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共同发展,与江宁区人民政府共同推出区域专属医疗保障产品“江宁幸福保”,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聚焦民生保障难点政保合力推动保障水平提升
随着居民生活及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医疗报销水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间的差距逐渐显现。江宁区共同富裕办、医保中心联合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司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短板问题主要集中在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策差异较大、医保范围外用药支出较大和支出贫困认定待遇较难三个方面。
为解决这些突出短板问题,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与江宁区人民政府共同调研、科学测算,以做好做实困难群体、特定困难兜底保障和困难帮扶作为突破口,提高江宁居民医疗报销待遇,从源头加强保障,推出“江宁幸福保”项目,通过保险扛杆助力共同富裕。
“江宁幸福保”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实际举措,创新产品增加医疗费用实际分担效果,积极化解参保人群医疗风险,鼓励个人参加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实现商业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互补。
江宁区作为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经济社会发展强区,基本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困难群体参保率已达100%。截至目前,“江宁幸福保”参保人群达7.8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1716亿元,有效化解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支出矛盾,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聚焦百姓需求方向持续强化保险产品服务供给
突出精准性。“江宁幸福保”创新设计两类针对性方案:一是困难群体保障待遇提标,集中体现帮扶低收入群体,提升医疗报销水平,做好共同富裕基本盘;二是全民保障方案整体推进实施,鼓励街道、企业、学校等机构为所辖居民、员工、学生集中购买,做大产品体量,提供更好保障服务。同时,通过分析复盘历年来全区医疗费用和大病保险费用支出数据和管理经验形成了科学的产品数据模型,结合地方特有的医保待遇,如江宁老百姓因患有糖尿病免费服药及注射胰岛素等政策,尽可能提升产品责任保障范围。
突出惠民性。“江宁幸福保”秉持“低门槛、高保额、保大病、重惠民、易操作”等原则,采取“居民全参保、用药全纳入、保障全过程”模式,着力实现“减少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差异、减少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支出、减少个人自费医疗费用支出、减少医疗费用垫付”的“四减”目标,持续筑牢江宁居民医疗保障防护网。该项目参加对象包括江宁户籍人口及户籍不在江宁但生活、工作在江宁且已参加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含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参保人员最高可获得220万医疗保障。
聚焦服务品质提升不断落实保险惠民政策
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司把推进“江宁幸福保”项目落地落细作为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任务,提高服务质量,本着“惠民、利民”的原则防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福祉答卷。
建立政策宣传专项机制,提升服务效率。中国人寿在江宁全区10个街道、205个社区、2236个自然村,共设线下参保点290个;开展社区的现场咨询活动34次,完成200余个社区的巡点工作。
推进服务队伍专属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司在公司营业场所设置服务点,每个街道安排专属区域服务专员,在各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驻点服务,向参保人讲解保障内容。
实行产品理赔专班运作,提升服务质量。中国人寿寿险江宁支公司深入社区开展理赔服务,由街道区域服务专员接受理赔咨询、接收理赔资料。设立专业化理赔服务队伍,确保理赔的专业性与及时性。对困难群体、普通群体减负率分别达46%、33%,有效降低了参保人群的医疗费用支出。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践行金融保险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站位推动保险业务纵深发展,用保险力量促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421670.html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政保协同增进民生福祉:国寿寿险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