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规则演变与对策"大讲堂,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5-11-04 17:20:01 来源:商广网 点击:17131次

导读:本文内容转载自:商广网,原标题《"贸易规则演变与对策"大讲堂,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投稿人整理后发布。

2025年10月31日上午,由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图书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共图书馆)主办的“贸易战浪潮中的全球贸易规则演变与对策”资讯中心大讲堂在亦庄盛元书院成功举办。经开区50家企事业单位的80余位负责人参会,现场座无虚席。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国际贸易摩擦持续扰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新业态蓬勃兴起,贸易规则议题已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至数据跨境流动、数字平台责任、绿色贸易壁垒等新兴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广大企业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成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次讲座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担任主讲嘉宾。王健教授从全球市场的基本面分析入手,指出在多重挑战下,中国外贸依然展现出较强韧性,2024年上半年货物贸易增长6%,服务贸易增长超过7%,这一趋势在2025年仍在延续。他系统梳理了全球贸易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协同发展的演进路径,强调企业必须认识到“规则之变”背后的底层逻辑。

针对企业高度关注的“出海”问题,王健教授指出,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普惠贸易”成为现实,使广大中小微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他进一步分析,数字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企业合作模式从重资产的股权投资向灵活契约式合作的转变,都标志着全球贸易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

聚焦企业实战:多维度提出具体对策支持。在应对策略方面,王健教授为企业提供了系统而具体的指导。他详细解读了从WTO多边框架到RCEP、CPTPP、DEPA等区域协定的规则差异与市场机遇,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布局,有针对性地研究并利用相关协定的优惠条款。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问题,王教授提出三条实战建议:一是推动市场多元化,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东盟等新兴市场;二是加强供应链韧性建设,通过“中国+1”等策略优化产能布局;三是善用第三方平台赋能,借助数字化工具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贸易效率。

在数字贸易领域,王教授特别强调企业应尽早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网络商业生态,同时在数据出境、隐私保护、平台责任等方面建立合规体系,做到“在顺应规则中捕捉机遇,在合规经营中控制风险”。

现场互动热烈,企业代表踊跃提问求策。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活跃,与会企业代表争相提问。亦庄服贸集团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在区域贸易协定框架下优化跨境服务贸易布局”进行咨询;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关注“中小型制造企业如何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实现品牌出海”;还有多家企业就“数据跨境传输合规实践”“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等前沿议题与王教授展开深入讨论。

王健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细致解答。他建议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时要“一国一策”,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政策、消费习惯和文化特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要“小步快跑”,从单一环节的数字化开始逐步推进全链条改造。这些务实建议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不少与会者表示“解答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对明年的出海战略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未来,图书馆将继续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整合更多优质智库资源,围绕前沿议题,举办系列高质量活动,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提供持续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在全球贸易新浪潮中行稳致远。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58/451809.html

本文内容转载自:商广网,原标题《"贸易规则演变与对策"大讲堂,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