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啸宇谈梅兰芳主题手账《王者之香》:“有一种生活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时间:2024-01-28 21:02:20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蒲惇坚 点击:5972次

导读:本文是由蒲惇坚投稿,经过用户发布关于《姚啸宇谈梅兰芳主题手账《王者之香》:“有一种生活刻在我们的基因里”》的内容介绍。

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梅兰芳是当之无愧的高峰级人物。在传统戏曲迈入现代大门的关口,梅兰芳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变化,睿智地决定以站在时代前面,创造新时代的生活为宗旨,从而使他本人和他的京剧表演艺术成为极富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1951年,梅兰芳出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首任院长。当年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办公大楼如今是文化艺术出版社所在地。在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文化艺术出版社以一系列梅兰芳主题图书为基础,出版了梅兰芳主题手账《王者之香》,书名取自1931年上海《戏剧月刊》对梅兰芳的赞誉。

梅兰芳在50多年的戏剧生涯中演出了上百部戏,1954年梅先生本人校订的《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收录了10部剧目,而业内人士根据个人喜好推出了多个版本的梅八出。手账《王者之香》以浓缩先生的艺术人生、展现恢弘的历史背景、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从不同版本的梅八出中精心挑选了《黛玉葬花》《天女散花》《四郎探母》《游园惊梦》《凤还巢》《宇宙锋》《抗金兵》《生死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10出剧目,加上梅先生拜师后学的第一出戏《战蒲关》和他最后的艺术高峰《穆桂英挂帅》,以这12出剧目戏里戏外的小故事,折射一代宗师的风华绝代。

2024年1月27日,文化艺术出版社在北京市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弄堂SPACE举办了《王者之香——梅兰芳主题手账》分享会,青年戏曲撰稿人姚啸宇以《有一种生活刻在我们的基因里》为题,畅谈了他关于京剧的童年回忆、对梅兰芳及其艺术表演的些许了解以及对《王者之香》这本手账的心得体会。

90后姚啸宇动情地回忆起童年第一次听到京剧的时刻。当时的他弱小无助,身陷困境,正是某个下午偶然入耳的一段京剧提振了他。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唱词,但他听懂了唤起我破天门凌志凌云一句,加上那阵阵锣鼓的铿锵节奏,姚啸宇当即决定,不再逃避问题,而是迎难而上,最终,他顺利解决了问题,以一己之力走出了困惑。后来姚啸宇了解到,他听到的那一段是梅兰芳演唱的《穆桂英挂帅》。与京剧的第一次接触就这样深深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并且指引着他今天从事戏曲工作。

喜欢收集和使用手账的姚啸宇说,《王者之香》除了在装帧、设计上更胜一筹外,内容的编排更是独具巧思。当年考研的时候,他背了不少关于梅兰芳的知识点,但因为缺少真听真看真感受,虽然标准答案烂熟于心,但对梅郎风华仿佛隔着一层纱。翻看《王者之香》后,他立刻建立了认识梅兰芳的多个维度:优越天赋、转益多师、勤奋刻苦、广泛涉猎、联合文人……更让他惊喜的是,《王者之香》附有12出戏的音频,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听到不同时期的唱片原音,最早的唱片离今天已经100多年了。

参加分享会的读者兴致盎然。有人分享了自己听的第一出京剧,有人回忆了自己和家人关于专听一种戏还是各种戏都听一听的分歧,还有人提到了梅兰芳的多才多艺,比如他除了唱戏还作画。几位老年读者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年轻人愿意了解京剧、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的老宝贝千万不能丢。姚啸宇深表赞同,他引用田汉先生的《梅兰芳记事诗》说,人生有限艺无限,长把光芒照后贤,年轻一代要珍惜这光芒。在2024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让《王者之香——梅兰芳主题手账》作伴,应该别具意义。(朱虹)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308554.html

声明:凡未注明来源为" 中国经济报道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发邮件反馈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