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2:03:24 来源:央视网 作者:张频 点击:3297次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道在长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浙江从2003年开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描绘出了村美人和共富新画卷。
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高质高效实施,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广大党员干部需紧跟时代步伐,科学规划好富农兴农的路径,积极干实事、出新招,以三重“加速度”跑好乡村振兴“马拉松”,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澎湃力量。
在绿水青山中“匀速跑”,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好乡村振兴的“持久战”,就必须把握好“绿色经济”这一关键点,充分做好乡村的生态治理工作,以好生态带动好经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应理清绿色发展的思路,通过多渠道宣传使人民牢固树立“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并将目光聚焦于水源污染治理、村庄绿化等惠民利民的环保工程,做好实地考察,并积极推动后续整改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农村旅游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层干部也可以鼓励村民开拓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转“含绿量”为“含金量”,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在乡音土语中“带头跑”,跑出为民爱民“加速度”。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人”,振兴乡村既是为了国家富强之路添砖加瓦,同时也是为千百万农民群众谋求切实的利益。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之中,广大基层干部应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以农民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落脚点,不做自说自话的“光杆司令”,而是带动人民共同加入致富之路的开拓进程之中。面对丰饶的乡村沃土,农民是最熟悉这一片土地的人,因此,在进行乡村发展现代化改革和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基层干部也应耐心聆听人民的意见,结合本地实际的优势和过往发展历史筛选出基础强、潜力大、利润高的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迎合时代与市场的需求进行产业升级,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的创收之路,让老百姓的笑容多起来,腰包鼓起来。
在开拓创新中“奋力跑”,跑出人才强村“加速度”。“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乡村振兴离不开各类人才的鼎力施为,广大基层干部首先应做好外部人才的引进工作,以良好的福利机制吸引高精尖的专业型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本土的专业型人才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这些“土秀才”或许缺乏体系化的专业知识,却是在乡土间摸爬滚打出的“生力军”。针对这类人才首先要做好队伍整合,深入田间地头将他们一一挖掘,再提供适当的专业培养,使他们的经验得以更为全面地发挥。除此之外,农村的“空心化”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干部也要做好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回流”工作,建立一支群英荟萃的人才队伍,推动乡村振兴事业长效发展。(浙江省龙港市委组织部陈可歆)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310049.html
声明:凡未注明来源为" 中国经济报道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发邮件反馈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