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篇章:遂昌县创新绘制“乡村振兴分类底图”

时间:2024-02-04 18:04:26 来源:央视网 作者:贺滨 点击:27613次

导读:本文是由贺滨投稿,经过用户发布关于《乡村振兴新篇章:遂昌县创新绘制“乡村振兴分类底图”》的内容介绍。

2月4日,浙江省遂昌县在杭州发布了乡村振兴分类底图新成果,这一成果是该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创新举措。此次发布的成果包括全国首例以自然村为颗粒的村庄基础数据库、村庄基础图册、村庄发展指数和乡村振兴分类底图。这一创新举措旨在为众多山区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借鉴。

遂昌县作为浙江典型的山区县,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优良的农林产业、完好的传统建筑和独特的山水格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遂昌县境内行政村有201个,自然村更是多达1640个,且大部分自然村地处偏远、分布散落且各有差异,这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困惑和难点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遂昌县于2023年初提出绘制进退有序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该县依托高校资源,聚焦最小颗粒度的自然村在全县范围进行乡村分类大调研。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包括一库一册一图一指数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这一底图不仅为乡村分类引导、精准施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加速了实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进程。

据了解,此次大调研将各个村庄的人口、产业、经济、土地、村庄风貌等多方面发展信息进行了收集录入,并动态更新。通过这一举措,遂昌县摸清了各村庄的家底,理清了资源,认清了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遂昌县的村庄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信息可查询、可编辑、可共享、可更新,并形成了数据包容共享、信息迭代更新的模式。这一数据库为各乡镇、村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同时,该县还编制了一套村庄基础图册,融合了乡镇层面、行政村层面以及自然村层面村庄信息,为各村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参考。

此外,遂昌县还利用建立的数据库,结合县域现状特征与发展态势,通过多维度评价模型选取人口现状、资源禀赋等七大方面指标分析优化、加权计算得出村庄发展指数。这一指数综合反映了村庄发展现状和潜力,为后续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根据指数和村庄发展状况及需求,遂昌县将村庄划分为特色保护型、城郊融合型、搬迁撤并型、整治提升型、集聚建设型等类型,搭建了乡村振兴分类底图。这一底图为后续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实现了一张底图绘全局。

这一创新举措也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著名三农专家顾益康表示:乡村到底有什么,以往的数据只能到乡镇,最多到行政村,但遂昌县能够细化到自然村,并把各项数据摸准摸透,这在全国是第一个!省农业厅原党组副书记、原副厅长赵兴泉也表示:乡村振兴并不是要求所有的自然村都要重新建设,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进’与‘退’,‘以退为进’也是一种‘进’。遂昌县创新绘制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科学精准、可操作性强,按这个底图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必将能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有益经验。

遂昌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充分用好这份‘施工指南’,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分类底图变为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的大美图景。这一表态充分展示了遂昌县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决心和信心。(龚隆淼 、朱金星)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312101.html

声明:凡未注明来源为" 中国经济报道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发邮件反馈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