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0 23:30:03 来源:晨报之声 点击:40351次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人才始终是破解乡村发展瓶颈、激发内生动力的核心密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唯有打破人才流动的“玻璃门”,搭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才能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上扎根生长,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引才需“精准滴灌”,而非“大水漫灌”。过去,部分地区引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学历轻实用”的误区,盲目引进高学历人才却与乡村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引得来、用不好、留不住”。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转变思路,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按需寻人”:种植大县定向引进农业技术专家,旅游名村重点吸纳文旅策划人才,手工艺之乡专门对接非遗传承人……这种“需求导向”的引才模式,让人才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育才要“本土孵化”,厚植成长土壤。乡村不仅需要“外来和尚”,更要培养“本土能人”。许多农民群众长期扎根乡村,熟悉乡土人情、了解生产实际,只需稍加引导和赋能,就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各地通过开设“田间课堂”“农民夜校”,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教学,组织种植大户分享经验,让更多农民掌握科学种植、电商销售、乡村治理等技能。通过培育“新农人”队伍,带动发展种植,提高人均年收入,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如今的“致富村”。事实证明,激活本土人才的“一池春水”,才能让乡村振兴拥有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留才靠“用心用情”,解开后顾之忧。人才是否愿意留下来,不仅看发展前景,更看生活温度。一些地方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公寓、配套学校医院,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有的地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试错空间”;还有的地方注重精神激励,评选“乡村振兴带头人”“最美乡贤”,让人才在乡村获得尊重与认同。尽全力吸引近大学生返乡创业,形成了“人才回流、产业兴旺”的良性循环。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旺则乡村旺。从返乡青年用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到科技人员用智慧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再到退休干部用经验助力乡村治理,每一位扎根乡村的人才,都是乡村振兴的“微光”。当这些“微光”汇聚成炬,必将照亮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让更多乡村实现从“美丽”到“美好”、从“宜居”到“宜业”的蝶变,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作者:浮梁县瑶里镇 宋珊珊)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449982.html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绘就人才振兴新图景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