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5:00:57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吴川宜 点击:20295次
屈楼村位于沙河站镇西部,是东平湖畔孕育出的一颗明珠。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从原来的“经济空壳村”到如今的“产业示范村”,沿着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屈楼村以“122”党建工作法,书写了一篇篇精彩华章。
建强“一支队伍”,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委坚持强队伍、夯基础、抓发展、促振兴的工作思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干部到寿光、聊城等地学习乡村振兴工作经验,邀请党校教师、农技专家现场讲学提升政治素质和农技专业知识。全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名录库,凝聚乡村振兴力量。严肃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开展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实行村“两委”干部师徒帮带制,对新进入“两委”干部开展一对一培训,将村上先进青年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视野。
建强“两个阵地”,提升集体经济效能。
以村级阵地为基点,优化线下阵地功能。
实行党建阵地一体化标准,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民服务的功能定位,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党建、党风廉政等制度上墙,做到对村委办公区域科学划区、按区定责,建设成服务村民的主阵地。
以学习强国平台、“家在沙河站”公众号为基点,强化线上阵地服务功能
。全覆盖推进平台应用,宣传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行村级事务线上宣讲,线下落实,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村落自治生态。
打造“两个龙头”,锻造乡村振兴引擎。
打造蔬菜产业龙头种植基地。
整合屈楼土地资源,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绿色无公害蔬菜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优势,对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开发打造,目前,屈楼村蔬菜种植基地已达到1200亩,先后被认定为省农业标准化基地、山东省示范农场。
建好龙头公司。
探索实行“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泰安泉合蔬菜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发动村民入股,整合各类资金建设2000亩蔬菜种植区,以种植豆角、菜花为主,抱团发展产业项目,“土地租金+务工收入+股份分红”的多元增收模式,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张琦)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305117.html
声明:凡未注明来源为" 中国经济报道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发邮件反馈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