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工作格局 激活发展新动能

时间:2024-01-22 15:01:50 来源:央视网 作者:宁古薄 点击:18222次

导读:本文是由宁古薄投稿,经过用户发布关于《构建人才工作格局 激活发展新动能》的内容介绍。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抓人才引育的方法不多。人才工作氛围还不够浓厚,特别是在如何发掘现有乡村资源吸引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思考得不多;依靠上级部门牵引的多,自行对外招引的能力和水平不足,人才引进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还不够大,没有完全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比如,人才队伍结构不优。人才队伍年龄老化,村组干部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目前在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等等。

如何解决以上面临的问题,推动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摆在了我们面前。总的来讲,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人才工作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做到人才工作“一盘棋”。

提高站位,坚决扛实人才工作责任。强化统筹推动责任落实。要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牵头抓总、相关站所各司其职、各村社区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明确职责扛实工作责任。要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将人才工作责任细化、量化,进一步压实压紧工作责任。“两手抓”推动责任落实。要坚持业务工作和人才工作两手抓、双促进,将人才工作纳入推动工作高效推进的重要资源,选派一批干部人才在一线锤炼,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聚焦目标,圆满完成人才工作任务。精准发掘人才。要坚持“缺什么、引什么”的需求导向,围绕重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组织推荐和申报人才专项,摸排在外工作人才底数。精准培育人才。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增进人才对党情、国情的认识;聚焦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特色产业人才培训活动,培育孵化乡村振兴人才;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业务培训,择优选派干部外出参加培训,组织村组干部参加“双提升”专项行动等。精准服务人才。要实施“双雁工程”,成立人才驿站,常态化开展政策指导、创业帮扶等活动,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回引返乡创业人才;配合开展人才招聘活动,促进各类人才达成就业意向。

围绕中心,全面释放人才工作红利。转作风促效能。要坚持人才队伍作风效能导向,让各类人才在一线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办好民生实事好事。比如,毛家村社区回引毕业大学生带领村民修路,组织村民通过“自愿捐款、投工投劳、一事一议”方式,筹措道路硬化资金70余万元,硬化道路7.9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优结构促功能。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坚持以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选贤任能,以素质好、能担当、结构忧、功能强的人才队伍助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强典型促示范。要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不断扩大乡土人才影响力,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比如,

爱华镇畜牧站干部阮坤,是一名从事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30年的女牧技员,她不畏基层工作的艰辛,长期立足乡村,在基层的畜牧技术推广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农村畜牧业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评为云南省“最美牧技员”;爱华镇河中村村民禹改子,22年如一日,以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用人间大爱影响着邻里乡亲,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人物。

(云县爱华镇人民政府 谢华剑)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306214.html

声明:凡未注明来源为" 中国经济报道网"的作品,均为转载或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发邮件反馈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