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发展蓝图,谱共富华章 第四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

时间:2025-11-05 12:40:26 来源:晨报之声 点击:46129次

导读: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绘发展蓝图,谱共富华章 第四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投稿人整理后发布。

绘发展蓝图,谱共富华章

2025年11月2日,为期2天的第四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宁波·2025)在宁波工程学院圆满落幕。论坛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宁波工程学院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院承办。

会议邀请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地理科学、产业经济学等领域专家围绕“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议题,立足我国区域发展现实需要和共同富裕实践,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为国家经济决策与地方发展实践注入智慧力量,助力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

论坛开幕式由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傅海威主持,宁波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建波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宁波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宁波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区域进阶、民生改善”最鲜活的地方案例。宁波工程学院扎根甬城,服务区域,始终将办学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冯书记期待与会专家以思想破冰引领实践突围,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贡献高校力量。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杰出学者郑长德教授代表学会向与会嘉宾表达欢迎与感谢。

开幕式上,经济管理出版社刘勇总编与宁波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办赠书仪式。

在主旨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后凯研究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全域共富的现代化,应构建共富型现代化城市体系: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与居民福祉提升,多层次推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副会长,北京大学李国平教授强调应以创新驱动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发展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安虎森从理论视角剖析了空间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

主旨演讲1:魏后凯教授 李国平教授 安虎森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赵作权教授认为,我国正通过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郑长德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互嵌式发展能显著促进民族地区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提出,发展山区低空经济是推动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的新增长引擎。

主旨演讲2:赵作权教授 郑长德教授 吴传清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张耀军教授指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董雪兵教授提出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的贯通融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辽宁师范大学孙才志教授提出,应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政策驱动来提升区域海洋新质生产力。

主旨演讲3:张耀军教授 董雪兵教授 孙才志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张贵教授强调,空间形态优化应基于“生态位”理论,推动都市圈与同城化发展,实现跨行政区成本最小化与资源高效整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兰州财经大学王娟娟教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我国城市群正从“区域分割”迈向“全域融合”,功能分化特征显著。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师范大学仇方道教授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规模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技术结构,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贾善铭副教授指出,中国区域空间组织已进入“多极网络”新阶段,需构建多层次增长极体系。

主旨演讲4:张贵教授 王娟娟教授 仇方道教授 贾善铭副教授

青年学者代表郑州大学副教授孙向伟基于城市层面证据揭示,国内价值链参与度提升有助于抑制收入不平等,但其效应受城市发展水平与价值链位置影响。吉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金光敏的研究表明,工业智能化通过技术创新与空间溢出效应,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旨演讲5:孙向伟副教授 金光敏副研究员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贺灿飞教授提出,增强区域经济韧性需关注产业结构多样化与历史经验借鉴。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教授创新性提出“多彩增长”理论,认为共同富裕需要多维要素协同驱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谷国锋教授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区域发展研究正从增长导向转向协调共享导向。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薛领教授从空间经济学视角论证,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交通改善与产业集聚打破空间贫困陷阱。

主旨演讲6:贺灿飞教授 张学良教授 谷国锋教授 薛领教授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暨南大学覃成林教授提出,城市群共生发展的核心在于推动各城市功能互补与协同演进,实现从竞争到共生的转变;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基于国家战略背景和目标,剖析了长三角一体化格局现状,并提出推进机制。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理工大学陈斐教授指出,教育显著减缓人力资本折旧,高学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更持久,凸显教育投资的长效价值。宁波工程学院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顾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赵儒煜教授通过预期理论反思“创造性破坏悖论”,指出创新驱动增长的实际效果受消费预期刚性制约。

主旨演讲7:覃成林教授 曾刚教授 陈斐教授 赵儒煜教授

在圆桌论坛上,余锋、胡伦、朱金丹、沈正平、周戴娜等嘉宾紧扣共同富裕实践与政策等主题,围绕浙江的实践与经验总结、相关前沿理论探索、共同富裕中新热点、新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圆桌论坛1 共同富裕实践与政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多元路径协同推进,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空间优化和收入分配改革等多维度举措,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本次活动感谢“晨缘创享”及中国晨报融媒体中心支持。

本文网址:https://cnews.org.cn/62/451913.html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绘发展蓝图,谱共富华章 第四届"区域发展与共同富裕高端论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